分享與學生的對話兩則
#我一直相信人會在屬於他/她的時機和地點,找到專屬他/她的寶物。
下了課,在講桌前收著傢私。前方兩隻吱吱喳喳,我好奇問他們要去去幹嘛。兩隻很興奮地說:「要去買紙膠帶和貼紙!」然後秀給我看他們的手帳。
我:「挖塞!分類用英文寫誒!分類的邏輯挺好的誒!」
「我是學一個網紅的手帳的~ 本來是看她分享化妝(此妞嗜好化妝,但其實原裝已經很精緻),後來發現她很會規劃時間,就學她規劃手帳。」
在興趣中找到意外的寶物。
我一直相信人會在屬於他/她的時機和地點,找到專屬他/她的寶物。
———
「老師我跟妳說~~我去看Captain Marvel!」(嗯哼...)「我真的試著讓耳朵去聽英文,想說能不能聽到學過的片語,結果真的有好幾個誒!」
我:「酷斃了!是不是有尋寶的感覺?!...等等,妳幹嘛眼框有點紅...?是因為激動嗎?」
對於社區型高中的學生來說,這,可是需要走很久的一哩路。
英語程度向來因為學生的家庭資源而呈現相當大的差異,即便在台北市。
About Me
哲哲的林靜君 Claire
在高中教授英文多年,時常被學生不開口發言的聾啞行為激怒,因此決定以哲學開發青少年的思考與表達能力。
Popular Posts
-
專訪南港高中國際人文實驗班林靜君老師 2014年夏天,南港高中高一新生註冊時,林靜君老師放了一段「國際新聞集錦」,請高一新生自我評估到底熟不熟悉這些新聞。這些影片引起年輕人的注意和好奇,然而不是每個人都知道這些國際事件。
-
小羽(化名)是去年科任班的學生,因為擔任我的英文小老師,和我有許多互動。高二分班後,她透過目前在我導師班的學生約我,說有事需要聊聊。以下是那個午休時間的對話。 「老師,最近家裡有件事......我覺得很奇怪......」
-
以下所分享的,是兩個最近的親身經歷。我無意站在道德的制高點評論幼兒親子教養,而是想以多年對於高中青少年的觀察,輔以這兩個實例,來思考家庭教育對於人格發展的影響。
CONVERSATION